俄罗斯援助孟加拉10亿美元 !北京再添“盟友”发表时间:2021-10-28 10:46 近日俄媒报道称俄罗斯宣布将向孟提供总额10亿美元的贷款,用于购买俄制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。俄军事专家认为,孟加拉国可能会用这笔资金购买俄制装甲车、战斗机和防空导弹系统。他指出孟加拉国首先会考虑购买大批装甲输送车,总量大概在80-100辆。其次是购买近程和中程防空导弹系统。而为抢占中国枭龙战机的市场,考虑到孟此前曾购买并且现在仍装备其空军的米格-29战斗机,其可能会签署对这些米格-29进行维修和现代化改装的合同,俄方要求孟加拉购买全新的米格-29SMT战机。 在分析俄同意向孟提供这批军购贷款的原因时,俄罗斯专家称指目前孟加拉国50%以上的军购份额都被中国占据,俄罗斯获取的军售协议将会触及中国的市场。中国的军事工业系统正在快速发展,能够生产种类繁多的武器,中共是俄罗斯在孟加拉国市场上的直接竞争对手。 孟加拉国军队 目前中国和孟加拉军事的处在一个历史上最佳期: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提供中国产VT系列的坦克。此外,中国目前正在为孟海军建造6艘护卫舰,2艘潜艇。双方还在洽谈枭龙战机事宜,同时还在交付一些主要用于在海岸附近执行任务的快艇。而孟加拉军方也自豪宣称有中国武器在谁也不敢欺负孟加拉,目前孟加拉三军全部装备中国制造的武器。 孟加拉购买首批中国制潜艇,并打造一支由三个兵种构成的海上力量,以增强该国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海上军事行动中应对挑战的能力。 中国赠送孟加拉国潜艇 虽然孟加拉并未透露将向何国购买潜艇和具体购买的数量,但来自孟加拉媒体的消息,该国采购就是中国明级改潜艇。虽然这2艘潜艇是二手翻新的,但是价钱才2亿美金!这还包括了艇员培训和翻新的价钱,2亿在国际市场是买不到一艘常规潜艇的,更不用说后续花费。 孟加拉向中国订购的44辆MBT-2000型主战坦克和雷达系统已开始装备部队。MBT-2000是孟加拉国武装力量装备的第一种现代化坦克,在采购过程中,孟全部以现金方式支付费用。孟加拉于2011年与中国签订了采购44辆MBT-2000坦克和3辆装甲维修疏散车的合同,总价值为120.1亿塔卡(孟国货币),约合1.47亿美元。 MBT-2000坦克一次性加满油后可行驶400千米,最大速度为61千米/小时。该坦克配备有反应装甲,主要武器包括一门125毫米滑膛炮,一挺12.7毫米和一挺7.62毫米机枪。 孟加拉此次购买MBT-2000坦克将用于替换部分现役的老式中国59坦克。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在竞争中击败来自俄罗斯、乌克兰和巴基斯坦的对手或获得孟加拉军方合同的。孟加拉军方认为中国的报价最低,同时坦克性能也不错。除此之外中国还同意无偿为孟加拉国培训坦克车组人员。孟加拉国现已成为继摩洛哥和缅甸之后,第三个装备中国MBT-2000坦克的国家。 MBT-2000坦克 孟加拉国装备的中国制战机 中国连出三招破南亚封锁链:美日印被彻底打脸 这些日子,欧洲比较乱。朋友们也比较关注,《巴黎恐袭,世界要巨变,美国锁定中国的战略就这样意外破了》一文2天的阅读量超过60万,比较出乎意料。后面中东的局势,基本是按照这篇文章的预测在走。美欧更乱在后头,大势如此,中间可能有小级别的反复,但不会改变这个大趋势。 人们现在如此关心趋势,是因为金融市场,已经融入了几乎每个人的生活。金融市场,让人更自由,让大家更能够靠智慧吃饭。必须客观的说,这是自由主义给我们带来的好处。关心趋势,从对的跟随中获得奖励,错的立即会有惩罚。所以,看对大势很重要。匹夫兴亡,天下有责,是这个时代的新特征。 一带一路战略路线图 一带一路战略悄悄突破 周末约写了一篇中国与东盟文章,不过考虑是国媒,所以说话总得考虑,难免意犹未尽。于是稍微在这里扩充一下。这次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,可以说藏着激烈的交锋的,而一带一路战略则悄悄在获得突破。 美国日本甚至印度,都极其不愿意看到中国在东南亚获得进展。以前,我曾经多次谈到过美国的重返东南亚战略,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阻止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金融合作。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,相当于白宫的经济智囊,是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的最初建议者,它在2008年做了个研究报告,认为东南亚会是第一个接受人民币的经济区域。 美日印都极其不愿意看到中国在东南亚获得进展 彼得森经济研究所的眼光是没错的,确实如此。这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,中国人即使自己不说,美国作为一个货币国际化的过来人,也是非常清楚。就像中国外交说韬光养晦,美国也很清楚,你是暂时没实力而已。 所以,认为中国不挑战,美国就会对中国改变看法的观点,是小看美国了。从美国搞反导系统就可以看出来,美国是全球唯一一个需要绝对安全、绝对优势的国家,经济上自也不例外。这决定了美国的内外战略,没有那么天真。 美国的腹地战略 目前经济大国,都有自己的最理想的经济腹地。俄罗斯的经济腹地是中亚或者中东欧,美国的腹地是拉美、加拿大,欧盟的腹地是中东、北非,也可能是中东欧,日本没有腹地,它现在能想到的腹地,是东南亚。中国也有两个选项,一个是中亚,一个是东南亚。中亚则会考虑到俄罗斯的担忧,而东南亚则不用担心其他大国,这里与中国文种相近,其实是更好的选择。 这点,作为博弈高手的美国那是早早看清楚了。因为,美国压制竞争对手的一个战略,就是打入对手的腹地,搞乱是最好。中东之乱,从上个世纪70年代西欧挑战美国霸权之时,刚刚好启动,一直乱到今天。这绝非偶然,美国的中东战略,实际上是美国对欧洲战略的副产品。 美国总统奥马巴 中东欧之乱,则也是异曲同工,同时针对欧洲与俄罗斯。而中亚之乱,则是同时针对中俄,所以911后美国干脆占了阿富汗,并试图以阿富汗为跳板,继续深入中亚,后来发现自己一进去,反而让中俄更加一心,这才醒悟,不如退出,让中俄相互猜忌,正好美元强势战略的一个需求,就是压缩财政开支。所以,匆匆从阿富汗撤军了。 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 而东南亚地区,则没有大国的掣肘,所以,美国就要插入。 美国不容许,东南亚经济受到中国过多的影响,但是,随着美国制造业的转移,东南亚与美国经济的联系日益让位于中国,这让美国影响东南亚的手段越来越少。南海问题给美国提供了一个切入点,不过,东南亚国家要的是经济发展,中国也不打算侵略谁,因此,军事切入用武之地不大。 搅局东南亚 当前,美国、日本都推出了与东盟合作的平台,其中最主要的是TPP,美日都有份。从实际情况来看,这些国家虽然有着与东盟合作的意愿,但更多的是想搅局,搅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好局。美国也好,日本也好,虽然说了很多年要与东盟国家合作,但是,鉴于它们唯有空中与海洋通道与东盟相连,因此,它们并不希望推动东南亚内陆交通的发展。在它们看来,东南亚内陆交通发展,会最终产生与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,同时也有吸引力的经济体联通的需要,而这正是它们极力阻挠出现的局面。 也是因此,我们看到日美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,在东南亚这个交通设施落后的地方,数十年来一直不作为。 东盟峰会 等到中国推出亚投行与一带一路战略之后,日美的第一个动作,就是搅黄。后来发现东盟国家都很积极,即使是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有纷争的国家如越南和菲律宾,也愿意加入亚投行之后,日本则提出了自己的东南亚基础设施建设方案,要独力提供1000亿美元贷款来推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,要与亚投行比高低的姿态十分明显。 日本这个千亿美元基础设施贷款方案,仍然是个变相的诱饵,要诱惑东南亚国家不要跟中国搞基础设施合作。东南亚国家是有不少人上当的。它们对美日的承诺信以为真,不知道这其中的陷阱。一些国家或撕破,或变相延迟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方案。 中国推出亚投行与一带一路战略之后,日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搅黄 泛亚铁路中线切入点 中国需要找个切入点,来打破这个混沌的局面。目前来看,比较好的切入点,就是泛亚铁路的中线,这条线,从云南到老挝到泰国,最后可能经过马来西亚到马六甲海峡。 这个与一带一路战略是一致的,但是对首鼠两端的越南缅甸等国,则有保留。看到这里,大家可能就会意了,一带一路战略,从中国的连云港划到了中东北非与西欧,让人感叹中国真是大方,会在这么多地方投入搞基建,其实,这叫愿景。在这个愿景下,实现中国与东南亚的互联互通,才会杂音少一点。 春秋战国时期,有个故事,叫做假途灭虢,大致有这个妙处。当然,今天中国干的不是要侵略谁,而是互惠互利的事情,是做好事,但是今天做好事也不容易,也要有策略,不然,好人没好报。至于下一步中东北非,几个猴年马月后再说吧。 中老铁路与中泰铁路阻力比较小。这主要是因为老挝是内陆国家,没有出海口,与中国互联互通是根本无二的选择;泰国与中国没有其他纷争,中泰传统友谊深厚,因此中泰铁路也相对容易。虽然在老挝,日本、美国搅局的能力基本为零,但是,在泰国,美国日本都下了不少功夫。 中国泛亚铁路建设 做好事也要策略 这些功夫不外乎两点,一是渲染中国军事威胁,二是渲染中国经济掠夺。这都是无稽之谈,如果说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,在对外投资方面如此注重双赢、只赚取合理的利润的话,那只能是中国。这也是中国基建公司一来,日美公司在非洲、拉美等国家就做不下去的原因所在,它们要价太高了。 其实,与最大市场中国相连通,是当下诸多国家最想做的事情。东南亚国家在这个问题上,受到美日的误导,出现了对中国的一些误解,损失最大的将是它们自身。当前,东南亚国家正处于快速工业化的前夜,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要非常强烈。 东南亚各国在地理上与中国相邻,经济产业上与中国处上下游关系 东南亚各国在地理上与中国相邻,经济产业上与中国处于上下游,是天然的互赢合作伙伴,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不拿捏、不要挟,完全关系从互赢合作的立场出发,是东南亚国家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,如果听信美日谗言,最耽误的恐怕还是东南亚国家自己的财富前程。 这次东亚领导人会议,日美搅局下,10 3(东盟 中日韩)已经心猿意马,本来要在今年末,达成实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,也就是中日韩 东盟10国自贸区的框架,现在又推到了2016年。不过,好在中国还有个10 1(中国 东盟)平台,这条轨道是中国主推,目前正有条不紊的拓展,这其实才是正道。 |